紙巾漲價上游受益,銷售終端卻漲無可漲,難熬!
2021-05-15
來自: 福建華綠紙業有限公司
瀏覽次數:64
“3月份開始,下游紙廠就制定了一個4月的漲價計劃。但進入4月,實際漲價的落地情況并不是很好。4月初紙廠也發布了漲價函,下游并沒有接受漲價,所以落實的情況不及預期。”
隨著紙業的連番漲價,不少上市公司賺得“盆滿缽滿”,但處于下游的中小型紙類企業日子卻并不好過,因為漲幅隨產業鏈自上而下逐級遞減。一方面,他們被動承受原料價格的上漲,另一方面還要極力留住訂單,考慮消費端的價格接受度。“我們是紙類三級廠,在漲價潮里沒有話語權。一級廠漲價后,二級廠肆無忌憚地漲,有時候我們正常接的單子原材料沒回來就漲價了,而且終端客戶不會買單,還不能耽誤交貨周期,很多時候只能默默接受。”某紙類包裝材料公司負責人透露,紙類企業的話語權集中,導致下游廠商在漲價潮中處境艱難。
guo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21年3月份,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,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.0%,漲幅比上月擴大0.9個百分點,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.52個百分點。其中,造紙和紙制品業出廠價格環比上漲2.3%,同比上漲2.3%,1-3月同比上漲1.0%。
目前來看,盡管紙類整體漲幅不算太高,但由于大型紙類企業具備行業定價權,銷量和價格在今年一季度出現“雙升”,從已經發布一季報和業績預測的公司來看,多家紙類上市公司成功實現利潤“翻倍”。在這背后,還有賺成本價格與漲價的“時間差”。生活用紙方面主要是因為木漿的價格大漲,然后形成了一波成本推動式漲價。“2020年上游的紙漿價格,尤其是木漿的價格,大概是從三季度開始上漲,然后一直漲到了今年一季度。尤其是從11月到今年3月初,大概漲了60%-65%。”但對一些上市紙企來講,由于其規模都比較大,木漿、原材料庫存都比較多,實際享受的是紙張價格上漲以及前面低原料的成本的“差價”。也就是說,成品紙的產出端形成了一個錯位,所以導致這些紙企利潤非常好。但未來隨著一些大型紙廠低價的原料已基本消耗完,可能需要采購一些高價的木漿,盈利情況環比都會逐步轉弱。而相比大型紙類企業,更多中小型紙類企業在上游漲價潮中生存就要艱難得多。某紙業制品廠負責人表示,從去年12月開始,上游紙業就一路漲價,每一兩個星期漲300元/噸,現在漲的幅度比之前來講,每噸漲了1500元到2000元之間,當然不同的紙廠漲的幅度不一樣。“之前我們拿貨都是5600元/噸、5700元/噸,現在是7200元/噸、7500元/噸都有。”紙業上游一直是處于掌握主動權的狀態,由于紙制品運輸成本比較高,所以一般一個區域的材料廠家都處于抱團狀態。而下游的利潤空間卻一直在壓縮,“很多時候不得不賠錢做,因為有一群工人需要維持,還有dai款買的設備。”在漲價潮的倒逼下,已有企業考慮提價。但目前下游面對零售行業的紙廠提價的節奏,整體趕不上原材料漲價的幅度,紙廠的利潤遭到侵蝕,紙廠漲價的幅度明顯弱于上游木漿的漲幅,目前紙廠面對下游漲了大概不到30%。另外終端面臨一個問題,因成品價格在消費者心里定了型,如果他們漲價,客戶很難接受,對他們這類紙巾廠影響很大。某紙廠負責人表示,“我們現在基本都不賺錢,就保持成本價推出來,希望原漿紙價格再下降一點,不然真的沒辦法做。”
但他預期提價只能補點成本,“沒有多少利潤,現在好多廠都停產了,不敢做。”然而,盡管面對利潤被一再攤薄的境況,仍有不少企業對提價保持謹慎態度。上述分析師表示,3月份開始,下游紙廠就有一個漲價的計劃。4月以后的成品紙一直是偏穩的走勢,部分地區的生活用紙甚至還有小幅回落的狀態,即低價出貨,這是紙廠因資金和庫存的壓力所致。所以,目前下游紙業的價格仍然處于“拉鋸戰”中。“狼多肉少,得先保命,漲價更沒單子。行業門檻低也是主要因素,如果客戶能接受肯定就漲。”有分析師表示,未來一段時間,紙類可能進入一段相對平穩的價格上升階段,未來紙類漲價情況受海外需求影響,結合歐美疫情、特別美國疫情來看,經濟活動還是受到抑制,今年同比需求弱于去年3月。繼續往上漲還是要看國內的需求,但二季度后國內需求會進入偏淡季,整體需求減弱。